吴蔚:美军司令员说的大话与梦里的大洋决战

zz2f6e2

时间 2024年6月24日 预览 4

转载: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83699865731220003/

2024-06-23 22:07·直新闻


直新闻: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近日扬言,称今后数年内美军将在关岛部署具备快反能力的海军陆战队"濒海作战团",更扬言就是为了对抗中国而设计的。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吴蔚:美国的军方高层最近说话也是越发的露骨了,有记者提问“这些措施能否有效阻止中国”,这位海军陆战队司令展现所谓美式自信:如果他们不想让自己的舰船沉没的话,那么足够了。

在此前的评论中,我曾经详细介绍过“濒海作战团”的定位,它的作战使命是坚守在个别关键岛屿里,使用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精确制导火箭弹等武器,阻止假想敌的海空力量突破“岛链”,深入大洋。所以它的最佳使用场景就是中国周边的所谓“岛链”,本质上它是某种“迟滞兵力”,是用来拖延解放军的攻势进展,以拖待变,等待美军其他战略方向上的援军赶到亚太战场。想得倒是挺美的,在军事领域,一切设想看似都挺完美的,可在真实作战场景中,现实完全可能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这个新闻应该结合一个更大的背景来谈,那就是驻冲绳美军将于今年12月开始移师关岛,主要涉及的单位就是美国的海军陆战队。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因素,首先是美日之间关于冲绳基地的纠纷争吵不断,由于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驻冲绳美军的军地关系搞得很僵,失去民间支持的驻军是很难开展工作的,因此往关岛后撤一步势在必行。当然,更为主要的因素,美军方面并未对外透露,但是懂行的人肯定清楚,那就是以解放军目前的军事实力,以冲绳为核心的所谓“第一岛链”已经不再安全,将机动兵力后撤至关岛一线的所谓“第二岛链”也是一种无奈。毕竟没有哪位将军愿意将自己的有生力量直接暴露在假想敌的直接打击范围内,沦为一个个活靶子。

眼下正在发生的军事动态,可以视为西太平洋军事力量对比出现了某种重大变化,美军嘴上不说,身体倒是很诚实的,变相承认了解放军的今非昔比。

至于第三支"濒海作战团"将在关岛组建的消息,我倾向于认为美军经过这些年的近距离观察与面对面博弈,越发感受到力不从心。基于“第一岛链”困住中国的战略设想已经事实上破产了,现在把目光投向“第二岛链”,建设一下关岛试试看吧。

军事博弈是一个非常讲究实事求是的事情,它往往不以总统先生的意志为转移。美国总统大可以在白宫战情室里颐指气使,可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军们只能基于现实情况实话实说:“总统先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做不到。”



直新闻:这位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还提及了将依托“岛链”,继续履行美国对日本、韩国、菲律宾的防卫承诺,并对“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贡献。你怎么看待美军的这个战略构想?


特约评论员 吴蔚: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构想与军事部署主要基于带状分布的基地群,依托基地投送兵力、依托基地展开兵力,而这些基地群由北向南环状分布在所谓“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上。

要想理解美军在亚太的战略构想,就得从二战太平洋战场的历史经验中寻找源头。早在1911年,美国就已经在设想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与正在崛起的日本在太平洋上发生一场战略对决,“橙色方案”由此诞生。在罗杰斯设计的“橙色方案”里,美军在西太平洋有两个战略支撑点,一个是菲律宾,另一个就是关岛。30多年后的太平洋战争中,由哈尔西主导、麦克阿瑟实际执行的“跳岛战术”也确实没有绕开菲律宾与关岛这两个重要据点。所以,在美军的教科书里,乃至这么多代军事将领的战略思维里,菲律宾与关岛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军事霸权得以延续的重要基石。

斗转星移,时空背景已有不同,但我隐约能感觉到,如今的美国军事参谋部门正沿着历史路径,妄图将中国视为“下一个崛起的日本”,用同样的战略思维去遏制中国的崛起。从这个意义上看,历史告诉我们,当美国人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那他的谋划可以横跨数十年,并且有着相当的战略定力与执行力去推动它最终实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一个针对中国的“橙色方案2.0”正在五角大楼与珍珠港里的好几间秘密办公室里稳步推进。

正因为历史上美国用这套战略打赢了上一场太平洋战争,那么围绕与中国可能发生的“下一场太平洋战争”,美国人的动作是可以预期的。本质上讲,基于“岛链”进行的防守反击博弈,要点在于制海权与制空权的争夺。

翻开地图我们不难看出,关岛的位置正好处在西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向北通往日本,向西北通往中国台湾岛,向西就是菲律宾,向南通往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向东则是威克岛、马绍尔群岛以及夏威夷。也就是说,在美国的设想里

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